政策前置 為國家軍事的發展貢獻力量

2022-01-24 09:42


一、國家安全形勢

   當今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中國發展仍將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外部環境總體有利。國家綜合國力、核心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仍然面臨多元復雜的安全威脅,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戰逐步增多,生存安全問題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維護國家統一、維護領土完整、維護發展利益的任務艱巨繁重。

   世界新軍事革命深入發展,武器裝備遠程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趨勢明顯,太空和網絡空間成為各方戰略競爭新的制高點,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世界主要國家積極調整國家安全戰略和防務政策,加緊推進軍事轉型,重塑軍事力量體系。軍事技術和戰爭形態的革命性變化,對國際政治軍事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對中國軍事安全帶來新的嚴峻挑戰。

二、軍隊使命和戰略任務

    中國的國家戰略目標,就是實現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就是強軍夢。強軍才能衛國,強國必須強軍。新的歷史時期,中國軍隊以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總綱,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始終把戰斗力作為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大力弘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實現國家戰略目標,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對創新發展軍事戰略、有效履行軍隊使命任務提出了新的需求。要適應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新要求,更加注重運用軍事力量和手段營造有利戰略態勢,為實現和平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適應國家安全形勢發展的新要求,不斷創新戰略指導和作戰思想,確保能打仗、打勝仗;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新要求,高度關注應對新型安全領域挑戰,努力掌握軍事競爭戰略主動權;適應國家戰略利益發展的新要求,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安全合作,有效維護海外利益安全;適應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堅持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積極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使軍隊始終成為黨鞏固執政地位的中堅力量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可靠力量。

   中國軍隊主要擔負以下戰略任務: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軍事威脅,有效維護國家領土、領空、領海主權和安全;堅決捍衛祖國統一;維護新型領域安全和利益;維護海外利益安全;保持戰略威懾,組織核反擊行動;參加地區和國際安全合作,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加強反滲透、反分裂、反恐怖斗爭,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擔負搶險救災、維護權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等任務。

三、積極防御戰略方針

   積極防御戰略思想是中國共產黨軍事戰略思想的基本點。在長期革命戰爭實踐中,人民軍隊形成了一整套積極防御戰略思想,堅持戰略上防御與戰役戰斗上進攻的統一,堅持防御、自衛、后發制人的原則,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中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國家根本利益,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客觀要求,決定中國必須毫不動搖堅持積極防御戰略思想,同時不斷豐富和發展這一思想的內涵。根據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適應新的歷史時期形勢任務要求,堅持實行積極防御軍事戰略方針,與時俱進加強軍事戰略指導,進一步拓寬戰略視野、更新戰略思維、前移指導重心,整體運籌備戰與止戰、維權與維穩、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注重深遠經略,塑造有利態勢,綜合管控危機,堅決遏制和打贏戰爭。

    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御軍事戰略方針,調整軍事斗爭準備基點。根據戰爭形態演變和國家安全形勢,將軍事斗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上,突出海上軍事斗爭和軍事斗爭準備,有效控制重大危機,妥善應對連鎖反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安全。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御軍事戰略方針,創新基本作戰思想。根據各個方向安全威脅和軍隊能力建設實際,堅持靈活機動、自主作戰的原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運用諸軍兵種一體化作戰力量,實施信息主導、精打要害、聯合制勝的體系作戰。

   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御軍事戰略方針,堅持以下原則:服從服務于國家戰略目標,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軍事斗爭準備,預防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營造有利于國家和平發展的戰略態勢,堅持防御性國防政策,堅持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領域斗爭密切配合,積極應對國家可能面臨的綜合安全威脅;保持維權維穩平衡,統籌維權和維穩兩個大局,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周邊安全穩定;努力爭取軍事斗爭戰略主動,積極運籌謀劃各方向各領域軍事斗爭,抓住機遇加快推進軍隊建設、改革和發展;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發揮聯合作戰整體效能,集中優勢力量,綜合運用戰法手段;立足應對最復雜最困難情況,堅持底線思維,扎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妥善應對、措置裕如;充分發揮人民軍隊特有的政治優勢,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重視戰斗精神培育,嚴格部隊組織紀律性,純潔鞏固部隊,密切軍政軍民關系,鼓舞軍心士氣;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堅持把人民戰爭作為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拓展人民戰爭的內容和方式方法,推動戰爭動員以人力動員為主向以科技動員為主轉變;積極拓展軍事安全合作空間,深化與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的軍事關系,促進建立地區安全和合作架構。

四、軍事力量建設發展

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必須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著眼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不斷提高軍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發展

陸軍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加快小型化、多能化、模塊化發展步伐,適應不同地區不同任務需要,組織作戰力量分類建設,構建適應聯合作戰要求的作戰力量體系,提高精確作戰、立體作戰、全域作戰、多能作戰、持續作戰能力。

海軍按照近海防御、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逐步實現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構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戰力量體系,提高戰略威懾與反擊、海上機動作戰、海上聯合作戰、綜合防御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

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實現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構建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體系,提高戰略預警、空中打擊、防空反導、信息對抗、空降作戰、戰略投送和綜合保障能力。

第二炮兵按照精干有效、核常兼備的戰略要求,加快推進信息化轉型,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武器裝備自主創新,增強導彈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完善核常兼備的力量體系,提高戰略威懾與核反擊和中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武警部隊按照多能一體、有效維穩的戰略要求,發展執勤安保、處突維穩、反恐突擊、搶險救援、應急保障、空中支援力量,完善以執勤處突和反恐維穩為主體的力量體系,提高以信息化條件下執勤處突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任務能力。重大安全領域力量發展。

海洋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必須突破重陸輕海的傳統思維,高度重視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現代海上軍事力量體系,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戰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參與海洋國際合作,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戰略支撐。

太空是國際戰略競爭制高點。有關國家發展太空力量和手段,太空武器化初顯端倪。中國一貫主張和平利用太空,反對太空武器化和太空軍備競賽,積極參與國際太空合作。密切跟蹤掌握太空態勢,應對太空安全威脅與挑戰,保衛太空資產安全,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維護太空安全。

網絡空間是經濟社會發展新支柱和國家安全新領域。網絡空間國際戰略競爭日趨激烈,不少國家都在發展網絡空間軍事力量。中國是黑客攻擊最大的受害國之一,網絡基礎設施安全面臨嚴峻威脅,網絡空間對軍事安全影響逐步上升。加快網絡空間力量建設,提高網絡空間態勢感知、網絡防御、支援國家網絡空間斗爭和參與國際合作的能力,遏控網絡空間重大危機,保障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核力量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戰略基石。中國始終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堅持自衛防御的核戰略,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不與任何國家進行核軍備競賽,核力量始終維持在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建設完善核力量體系,提高戰略預警、指揮控制、導彈突防、快速反應和生存防護能力,懾止他國對中國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

軍事力量建設舉措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各項建設首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弘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增強各級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大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確保部隊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指揮,永葆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

推進現代后勤建設。深化后勤政策制度和后勤保障力量改革,優化戰略后勤布勢,創新保障模式,發展新型保障手段,充實戰備物資儲備,集成建設后勤信息系統,完善法規標準體系,精心組織供應保障,建設保障打贏現代化戰爭的后勤、服務部隊現代化建設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轉型的后勤。

發展先進武器裝備。堅持信息主導、體系建設,堅持自主創新、持續發展,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加快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構建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

抓好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工程,完善軍事人力資源制度,深化軍隊院校改革,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培養和造就適應信息化戰爭需要的人才群體。

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著眼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創新發展依法治軍理論和實踐,構建完善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推動軍事理論創新。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加強作戰問題研究,深入探索現代戰爭制勝機理,創新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發展新形勢下軍隊建設理論,形成與打贏未來戰爭相適應的先進軍事理論體系。

強化戰略管理。優化軍委總部領導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完善各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堅持需求牽引規劃、規劃主導資源配置。強化規劃編制統籌協調,健全規劃編制體系,構建規劃管理工作機制。加強戰略資源統籌監管,強化重大項目過程監管和風險控制。健全完善戰略評估機制,建立健全評估體系和配套標準規范。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貫徹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方針,深入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不斷完善融合機制、豐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圍、提升融合層次,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加快重點建設領域軍民融合式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推進基礎領域、重點技術領域和主要行業標準軍民通用,探索完善依托國家教育體系培養軍隊人才、依托國防工業體系發展武器裝備、依托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后勤社會化保障的方法路子。廣泛開展軍民合建共用基礎設施,推動軍地海洋、太空、空域、測繪、導航、氣象、頻譜等資源合理開發和合作使用,促進軍地資源互通互補互用。

完善軍地統籌建設運行模式。在國家層面建立軍民融合發展的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需求對接、資源共享機制,健全軍地有關部門管理職責,完善軍民通用標準體系,探索構建政府投入、稅收激勵、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軍地統籌建設立法工作進程,逐步形成軍地統籌、協調發展的整體格局。推進軍事力量與各領域力量綜合運用,建立完善軍地聯合應對重大危機和突發事件行動機制。

健全國防動員體制機制。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加強后備力量建設,優化預備役部隊結構,增加軍兵種預備役力量和擔負支援保障任務力量的比重,創新后備力量編組運用模式。增強國防動員科技含量,搞好信息資源征用保障動員準備,強化專業保障隊伍建設,建成與打贏信息化戰爭相適應、應急應戰一體的國防動員體系。

五、軍事斗爭準備

軍事斗爭準備是軍隊的基本實踐活動,是維護和平、遏制危機、打贏戰爭的重要保證。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準備,必須按照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堅持以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為導向,真抓實備、常備不懈,全面提高軍隊威懾和實戰能力。

增強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運用信息系統把各種作戰力量、作戰單元、作戰要素融合集成為整體作戰能力,逐步構建作戰要素無縫鏈接、作戰平臺自主協同的一體化聯合作戰體系。著力解決制約體系作戰能力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進信息資源深度開發和高效利用,加強偵察預警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建設,發展中遠程精確打擊力量,完善綜合保障體系。按照權威、精干、靈便、高效的要求,建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制。

統籌推進各方向各領域軍事斗爭準備。中國地緣戰略環境復雜,各戰略方向、各安全領域都存在不同威脅和挑戰,必須統籌全局、突出重點,促進軍事斗爭準備全面協調發展,保持戰略全局平衡和穩定。統籌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斗爭準備,做好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應對武裝沖突和突發事件準備。適應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和作戰樣式發展變化,進一步優化戰場布局,加強戰略預置。

保持常備不懈的戰備狀態。全面提高日常戰備水平,保持高度戒備態勢,周密組織邊海空防戰備巡邏和執勤。陸軍部隊構建各戰略方向銜接、多兵種聯合、作戰保障配套的戰備力量體系布局,保持迅即能動和有效應對的良好狀態。海軍部隊組織和實施常態化戰備巡邏,在相關海域保持軍事存在。空軍部隊堅持平戰一體、全域反應、全疆到達的原則,保持靈敏高效的戰備狀態。第二炮兵平時保持適度戒備狀態,按照平戰結合、常備不懈、隨時能戰的原則,構建要素集成、功能完備、靈敏高效的作戰值班體系。

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堅持把實戰化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嚴格按綱施訓,加強戰法訓法創新,完善軍事訓練標準和法規體系,加快大型綜合性訓練基地建設,構建實戰化訓練環境。深入開展基于實戰需求的模擬實景訓練、基于信息技術的模擬仿真訓練、符合實戰標準的實兵對抗訓練,加強首長機關指揮訓練和諸軍兵種聯合訓練,加大在復雜電磁環境、復雜陌生地域、復雜氣象條件下訓練力度。建立健全訓練監察督察制度,努力使訓練和實戰達到一體化。

組織非戰爭軍事行動準備。遂行搶險救災、反恐維穩、維護權益、安保警戒、國際維和、國際救援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是新時期軍隊履行職責使命的必然要求和提升作戰能力的重要途徑。把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納入部隊現代化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全局中籌劃和實施,抓好應急指揮機制、應急力量建設、專業人才培養、適用裝備保障以及健全相關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工作。促進軍隊處置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制與國家應急管理機制協調運行,堅持統一組織指揮、科學使用兵力、快速高效行動和嚴守政策規定。

六、軍事安全合作

中國軍隊堅持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的安全觀,發展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軍事關系,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集體安全機制和軍事互信機制,積極拓展軍事安全合作空間,營造有利于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

全方位發展對外軍事關系。深化中俄兩軍在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框架下的交流合作,逐步構建全面多元、可持續的機制架構,推動兩軍關系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發展。構建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相適應的新型軍事關系,加強防務領域對話、交流與合作,完善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信任措施機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增進互信、防范風險、管控危機。按照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鞏固和發展與周邊國家軍事關系。提升與歐洲國家軍事關系水平,發展與非洲、拉美、南太平洋國家的傳統友好軍事關系。深化上海合作組織防務安全合作,參加東盟防長擴大會、東盟地區論壇、香格里拉對話會、雅加達國際防務對話會、西太平洋海軍論壇等多邊對話與合作機制,舉辦香山論壇等多邊活動,推動建立有利于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的安全和合作新架構。

推進務實性軍事合作。堅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軍隊開展務實合作。適應形勢變化,不斷探索合作的新領域、新內容、新模式,共同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和挑戰。與外軍在防務政策、軍兵種建設、院校教育、后勤建設等領域廣泛開展對話交流,增進了解互信,相互學習借鑒。加強與有關國家軍隊在人員培訓、軍事物資援助、裝備技術等領域的合作,相互支持,提高各自防衛作戰能力。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軍兵種的雙邊多邊聯演聯訓,推動演訓科目從非傳統安全領域向傳統安全領域拓展,提高聯合行動能力。積極參與國際海上安全對話與合作,堅持合作應對海上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

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履行安理會授權,致力于和平解決沖突,促進發展和重建,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積極參加國際災難救援和人道主義援助,派遣專業救援力量赴受災國救援減災,提供救援物資與醫療救助,加強救援減災國際交流,提高遂行任務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忠實履行國際義務,根據需要繼續開展亞丁灣等海域的護航行動,加強與多國護航力量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國際海上通道安全。廣泛參與地區和國際安全事務,推動建立突發情況通報、軍事危險預防、危機沖突管控等機制。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軍隊將加大參與國際維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行動的力度,在力所能及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提供更多公共安全產品,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昵稱:
內容:
驗證碼:
提交評論
評論一下
亚洲毛片无码精品国产一_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无码_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在线_国产一级A卖婬片特黄
  1. <ins id="etkpi"></ins>

  2. <wbr id="etkpi"></wbr>
    <i id="etkpi"></i><wbr id="etkpi"></wbr>

  3. <object id="etkpi"></object>
      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视频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首页 | 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 色香视频国产系列 | 亚洲高清国产a在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